砖砌台阶施工图(砖砌台阶做法)
- 升降机,
- 2025-08-20
- 4
【26】广东移动8.7亿网优项目折扣率72%
【27】联通450M频段LTE FDD试验进展
【28】中国移动2019大规模建5G无线网
【29】中兴通讯2016年人均年薪22万
【30】中移动综合代维最大蛋糕谁吃到了?
马云经常说:企业家要多花点时间学习别人是怎么失败的,因为成功的原因有千千万,失败的原因就那么一两点。对于前半句我保留意见,但是对于后半句,我表示赞同。
正所谓“曾经不同的疯狂,而今都一样的下场”,其他领域如此,通信领域也是如此,反观那些“消失的企业”,基本上逃不出我们下面所列的这几条!
1、缺乏核心竞争力
我们都知道施工企业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同行业竞争的时候,如果你没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那么面对市场这块蛋糕的时候就会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家素质不高,目光短浅,不能随着市场变化而及时调整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和人才结构,导致市场急剧萎缩、人才流失殆尽,最后渐渐消亡。
2、盲目扩张
很多企业往往都是盲目扩张、拼命铺摊子、过度融资、滥用杠杆,而一旦摊子铺得太大,资金就容易跟不上,此时如果银行抽贷断贷或者是突发其他一些意外,则后果难以想象。其实企业无论是走扩张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横向经营之路,还是涉足相关行业产业链进行纵向经营之路,正确处理扩张与防范风险的矛盾始终是企业家需要面对一个硬币的正反面。
3、多元化管理失控
很多企业盲目进入与主业不相关的陌生产业领域,实施多元化战略。由于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的特殊性,往往导致这些企业很快就会陷入转型发展的困境。因此施工企业切忌背离其专业优势特点搞非相关多元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企业经营应该与企业的能力相匹配,才能走得好、走得远。
4、企业互保、联保
企业之间的担保、互保、联保是企业经发展中的灵活创新之举,可以为企业的贷款带来一定的便利性。在2008年之后的宽松货币政策中,企业担保、互保、联保成为了银行审批贷款中最常见的增信方式,贷款门槛的大大降低和对资金的渴求使得许多企业迅速涌向这一捷径,导致企业之间互相担保、企业资产多重担保的情况普遍,也为企业多米诺骨牌式的危机埋下伏笔。
5、民间融资、饮鸩止渴
很多企业掌舵者都有强大的野心,希望自己的企业变成巨人。因此有些企业即便手上有些富余资金,也会采取向银行贷款的方式,来换取企业更大的发展。但近两年,由于政策的转变,企业向银行贷款越来越难,特级一级资质的企业融资相对还容易些,二级以下的企业根本融不到资,于是很多企业将目标转向民间借贷,而最后这些民间庞大的债务和利息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6、低价中标+垫资
垫资是很多行业内公开的潜规则,甲方不管有钱没钱,都要企业垫资。尽管乙方对垫资满腹怨言,却只能硬着头皮接受,因为市场行情如此,加上僧多粥少,你不干还会有别人去干。
因此很多地方所谓的低价中标,让施工企业根本没有利润,一旦回笼资金不顺利、付款不及时,就会产生一连串债务反应,陷入资金困境。如果说垫资是施工企业倒闭的前奏,那么“低价中标+垫资”则加速了施工企业的倒闭。
7、挂靠末路
营改增后,原有挂靠经营模式将受到致命的冲击。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后,因为增值税率是进项和销项环环相扣,所交税额为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后的值,企业要对项目部的资金、票据等实现全面管理,才可能对进项税票全面管控,以避免因项目部虚开增值税,而导致企业法人和高级管理人员承担刑事法律风险的情况出现。
8、“四库一平台”大杀器的出现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打造的“四库一平台”,实现从个人执业注册——企业资质申请——企业资质动态核查——工程项目投标——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管理,从而避免个人资质和企业资质挂靠的乱象,让有能力的企业和个人承担工程项目建设的任务,为工程质量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库一平台通过企业库、人员库、项目库和信用库全国联网,全面实现全国市场“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息化监管目标。这导致:注册人员挂证将消失、企业资质申请难度加大、企业资质维护成本将大增、工程项目投标难于弄虚作假、挂靠经营被查处的概率和风险加大。
9、漠视安全
施工企业最怕安全事故,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企业“砸牌子”、“丢面子”、“甩票子”,干部“摘帽子”、“戴铐子”、“蹲局子”,轻则被停止投标,重则被逐出市场,企业毁于一旦。因此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哪怕没有眼前的利益,也要保住长远的“安全”。
10、无法适应营改增
营改增以后,据企业测算后反应:按照11%的增值税税率,相当于把原有的3%营业税增加到5.8%,企业要缴的税将增加近一倍,很多行业利润本来就不高,“营改增”后不少小企业将面临倒闭的危险。
11、PPP盲目跟风
在国家对PPP支持和鼓励的政策下,PPP的狂热让企业几乎散失了理智,很多企业积极投身于PPP业务的发展,甚至将核心竞争力定位于PPP业务。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地方财政好的地方政府,并不是那么热衷于PPP模式,反倒是一些地方财政状况差的地方政府,推出了大量的PPP项目,此处点到为止,至于这里面的玄机就要企业家自己去琢磨了。
对施工企业而言,尤其是民营企业,在PPP模式上一定要量力而行、静观其变、谨慎对待,擦亮眼睛、选好项目,争取早一点退出;PPP的狂热和盲目跟风,会使一批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施工企业误入歧途,甚至走向失败。
12、盲目国际化
近几年,企业国际化、走出去、一带一路风头正劲,尤其是民营企业、中小型施工企业,如果不对国际市场环境进行深入分析,不断梳理、总结、深化海外经验,盲目的国际化只会让企业迅速步入死亡的深渊。
来源:基建通
征稿
投稿邮箱:service@uxuepai.net
征用稿费:200元~1000元不等
详情请戳:U学在线,有你更精彩!